山西财经大学2025年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校级重点团队——“产旅共兴·筑梦武乡”乡村振兴实践队,是一支致力于探索乡村振兴路径、寻访发展契机与基层实践深度融合的青年先锋队伍。团队由8名财政学专业的同学组成。本次实践旨在通过企业与田间地头的立体调研,亲历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见证政策春风如何化作润泽百姓的甘霖。

科技兴农,小米富民
6月29日上午,实践队抵达长治市武乡县羊肥小米产业园区开展实地调研学习。实践队实地参观了从脱谷到包装的全流程标准化生产车间。园区引入先进设备,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与标准化,同时建立了严格的品控体系,确保羊肥小米的绿色、优质特性。此外,园区全域覆盖智能监测设备,能够实时追踪土壤、环境数据,根据数据动态优化种植管理。

在数字化时代,园区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推动传统农业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园区负责人介绍,园区以小米为核心原料,成功开发出一系列多元副产品,如小米酥、小米醋、小米咖啡等;并打造专业化直播基地,开设专业直播间,通过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新兴销售渠道,拓宽了产品的销售范围。园区的这一发展模式为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思路,成为产业振兴的新样板。

红色寻根,精神铸魂
下午,实践队走进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实践队在学习中了解到,纪念馆依托红色文旅资源,联动周边村镇推出"红色研学+特色农产品体验"线路,带动武乡羊肥小米等特色农产品年销售额突破1.2亿元(2024年武乡县文旅局工作报告),形成"以红带绿、以旅兴农"的产旅融合新模式。
英魂砺志,青振乡兴
6月30日上午,实践队满怀敬仰之情前往武乡县烈士陵园。队员们自发地将先烈的墓碑擦净擦亮,整齐列队鞠躬默哀,以实际行动表达对先烈的崇高敬意。同时,实践队了解到陵园所在区域依托红色文旅产业打造的"武乡小米"品牌,通过景区展销、研学体验等渠道,带动全县3000余户农户增收。红色资源不仅是精神传承的宝库,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
“小米加步枪,好米在武乡”的产业振兴实践——红色文旅与特色农业深度融合,正让革命老区焕发新的生机。实践队表示,将以革命精神为指引,把红色基因融入乡村振兴实践,以青春之力助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