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小学期系列活动之六:“城市垃圾分类现状与居民环保意识调研”项目顺利开展

时间:2025-07-27 点击:

为帮助参加实践小学期“城市垃圾分类现状与居民环保意识调研”校级项目成员更好地掌握社会调查方法、提升社会实践报告质量,理解城市垃圾分类的基本理论、现状及财税对策,财政与公共经济学院于2025年7月8日15:00—17:00和7月9日15:00—17:00分别开展了以“社会调查方法与实践报告写作”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现状、问题与财税对策研究”为主题的讲座,邀请学院李春生副教授和青年教师毛琦主讲。

李春生老师从社会调查的含义、原因、方法及社会实践报告写作指导等内容展开。首先,李老师指出社会调查是一种自觉的认识活动,以社会现象为对象,需要通过观察、了解、分析和研究来认识社会的真实情况;其次,分别介绍了实地观察法、访谈法、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实验调查法和网络调查法等六种方法及适用场景;在介绍社会实践报告的结构和写作要点之后,李老师通过案例展示了如何结合专业知识和实践调查撰写高质量的社会实践报告,强调了实践过程中需注意的细节。

毛琦老师的讲座内容聚焦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现状、问题与财税对策研究”,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融合的分享,助力同学们深入理解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体系及财税对策,为后续实践调研筑牢基础。首先,毛老师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切入,阐释垃圾分类对满足社会生态需求、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梳理我国垃圾分类政策演进;其次,通过案例对比分析,详细介绍日本严格的分类制度、收费机制、宣传教育及技术监管模式,对比剖析山西太原“四加二分类法”“定时定点投放试点”等本土实践,总结国际经验对我国的借鉴价值;在明确垃圾分类面临的制度、投入、社会参与等面临的系统性挑战后,毛老师提出构建“问题—对策”精准呼应的解决体系。

 

 

通过讲座,同学们对社会调查及社会实践报告的写作认识更清晰,对垃圾分类政策体系、社会动员机制的理解更深入,有效激发参与实践调研的积极性。大家表示将以暑期调研为契机,把财税理论与城市垃圾分类和居民环保意愿调研相结合,努力形成兼具实践价值与创新思路的改进建议,为城市垃圾分类财税政策支持和提升居民环保意识贡献力量。本项目支持微纪录片、短视频等创新形式展示实践成果,持续鼓励学员组队协作,借团队分工与思维碰撞提升调研深度,开学后将组织优秀实践报告评选并给予奖励。

版权所有:山西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经济学院

地址:山西太原市坞城路696号

邮箱:cjxybg2@126.com

电话:0351-7666139